砼墙植筋规范
砼墙植筋规范是指针对混凝土墙体植筋加固施工而制定的技术标准,旨在确保植筋加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本规范规定了砼墙植筋的材料、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为规范砼墙植筋加固施工提供依据。
材料要求
1. 植筋材料
植筋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主要包括:
钢筋:应采用强度等级为HRB335、HRB400或HRB500的热轧带肋钢筋。
植筋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23505《建筑结构胶粘剂》要求的环氧树脂植筋胶或无机植筋胶。
2. 其他材料
锚固孔钻孔工具:应采用电钻、冲击钻或钻孔机等专业工具。
清孔工具:应采用钢丝刷、吹风机或吸尘器等工具。
灌胶工具:应采用灌胶枪、灌胶泵或压浆机等工具。
设计要求
1. 植筋数量和间距
植筋数量和间距应根据砼墙的受力情况、植筋胶的粘结强度和钢筋的抗拉强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植筋间距不应大于500mm,单根植筋的植入深度不应小于10倍植筋直径。
2. 植筋长度
植筋长度应根据砼墙的厚度、植筋胶的粘结强度和钢筋的抗拉强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植筋长度不应小于砼墙厚度的1/2,且不应小于150mm。
3. 植筋位置
植筋位置应根据砼墙的受力情况和植筋加固的目的确定。植筋应避开砼墙中预留的孔洞、管道和预埋件等障碍物。
施工要求
1. 钻孔
钻孔直径应比植筋直径大2~5mm。
钻孔深度应满足植筋长度要求。
钻孔时应保持孔壁平整、无裂缝和剥落。
2. 清孔
用钢丝刷或吹风机清除孔内灰尘和杂物。
用吸尘器吸净孔内浮尘。
3. 灌胶
将植筋胶按规定比例配制好。
用灌胶枪或灌胶泵将植筋胶灌入孔内。
灌胶应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
4. 植筋
将钢筋插入灌胶的孔内,并旋转或振捣使其与植筋胶充分接触。
植筋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植筋后应保持砼墙静止,避免振动和荷载作用。
5. 养护
植筋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
养护时间应根据植筋胶的说明书确定,一般不应少于7天。
验收要求
1. 外观检查
植筋应牢固地锚固在砼墙中,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植筋胶应与砼墙和钢筋紧密结合,无空洞或分层现象。
2. 拉拔试验
随机抽取部分植筋进行拉拔试验。
拉拔力应达到设计要求,且无植筋折断或植筋胶脱粘现象。
3. 其他检查
检查施工记录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植筋加固后的砼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无裂缝或变形现象。
附则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墙体结构的植筋加固工程。
2. 责任分工
设计单位负责提出植筋加固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负责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植筋加固施工。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3. 修订说明
本规范根据混凝土墙体植筋加固技术的较新发展和实践经验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