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事故是影响民生、牵动国计民生关键领域。建筑质量事故把人们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因此,防范建筑质量事故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建筑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施工方的不正当行为或建材的缺陷有关。建立建筑质量事故的判别标准可以避免建筑质量事故的频繁发生,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是指进行施工活动的各个环节按照科学的、系统的、有序的要求进行组织和管理,以达到质量要求。建筑施工质量统一的管理标准包括:水泥强度等级、钢筋焊接工艺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表面粗糙度以及尺寸公差的要求等,这些标准对于保证建筑质量不可少。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建筑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建材质量管理
使用优质建材也是防范建筑质量事故的关键。一旦发现建材有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更换,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同时,建材的采购、储备、运输、使用等环节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管理流程对于保证建材的质量至关重要。
建筑质量事故的判别标准
为了防范建筑质量事故,建立起清晰明了的建筑质量事故判别标准非常必要。建筑质量事故的判别标准是指在施工、维护、检查过程中,能够发现安全隐患、质量问题等,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以下为建筑质量事故判别标准:
1. 工程停顿
建筑工程进展缓慢,停工时间长,其中时间超过一年的,应算是建筑质量事故。
2. 设计变更
建筑工程设计变更的数量比例达到15%以上,或设计变更造成质量损失或造价增加,就应视为建筑质量事故。
3. 关键施工技术问题
关键工序施工技术问题明显,无法解决或者工期拖延较长的,应算是建筑质量事故。
4. 安全生产问题
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或事故发生频繁、安全管理不得法,应视为建筑质量事故。
5. 质量问题
工程质量检测不合格项目或者检测90个不合格点以上的,应算是建筑质量事故。
6. 维修保养问题
当前的维修、保养措施和质量控制体系不能满足建筑物安全、稳定的要求,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应视为建筑质量事故。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无论是在工程的设计、施工还是在使用后的维修保养都必须得到重视,建立建筑质量事故判别标准可以避免建筑质量事故的频繁发生,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筑施工必须要依照国家的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各项建筑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质量,为保障国家经济发展乃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